浅谈中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?
我觉得中学生要养成随时随地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,我从以下几点具体谈一谈:
一、课本、各种课外读物
毋庸置疑,课本与各种课外读物是中学生积累素材最便捷的途径。
从中读到的精词妙句,优美段落,感知到谋篇布局上独具匠心的全篇文章都是积累的对象,可摘抄到一个本子上,也可做成简报粘贴到本子上。
比如七年级语文课本上的《雨的四季》一文写雨后空气时写道: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,在诱惑你的鼻子和嘴唇。这样表达就比“雨后空气清新”有新意多了,把这样的句子积累下来,慢慢的你的语言也会有新意,有创意。
二、生活、广阔的生活
生活即语文,语文即生活。
生活中有丰富的写作素材,中学生要有敏锐的眼睛,丰盈的心灵,善于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。
比如凌晨五六点妈妈起床为你做的卷饼,傍晚放学早就清洗好放上餐桌的水果,走亲访友听说的或感人或奇葩的故事,外出旅行入眼入心的美丽的风光、难以忘怀的旅行邂逅的人与事,看电视时看到的新闻人物及事迹……这些全都是写作素材
这些素材可整理到素材本上,也可储存到心里,遇到合适题目表达出来。
只有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,写作文时才能做个下笔如有神的人。
举个例子来说,写亲情类的文章,可以从一个小角度切入,一碗蛋炒饭、一张留言的便签、一个陪你作业时电视静音的举动等等都可以入文,写作时对入文的材料都要特写、细写,这就需要你平时的观察积累。
还有写作议论文时需要的大量论据,可来源于书本,可来源于新闻人物,也需要认真积累,不要到用时方恨少。
语文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,一篇千字的文章背后凝聚的是广博的阅读和丰富的生活。希望初中生们多读书,更细心体验生活,那样就不发愁作文时“无米下炊”了。